• 跟拍生活垃圾收运——记录战“疫”中的环卫工人们
  • 发布时间:2020-03-13 10:58:28
  •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上海的生活垃圾究竟去哪儿了?居家隔离的“消毒垃圾”究竟是如何收集处置的?环卫工人们究竟如何与垃圾共舞、与疫情抗争的?带着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3月初,笔者再次拿起相机,走进基层一线,记录环卫工人处置垃圾的工作场景。

    上午 5:00

    我来到上海生活固废集装转运虎林基地,了解城市生活垃圾中转、压缩、集装及水上运输工作。此时的码头,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运送垃圾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满载着垃圾的集装箱正通过桥吊不停地被转载到运输船上。

    已经工作了2个多小时的上海环境物流有限公司三分公司徐红泉书记介绍说,垃圾处置不同于其他行业,全年无休,轮班作业,虎林基地承担着本市杨浦、宝山、普陀等六个区的生活垃圾转运工作,疫情期间,虽然生活垃圾总量有所下降,但各个环节的消毒和安全防护措施更加严格了。


    在虎林基地,我看到从各区开过来的垃圾清运车在卸料区按照分类将垃圾卸倒在身后的竖式“漏斗”里,“漏斗”上部的重锤向下一次次施力,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压入“漏斗”下部不同的集装箱内,最后将装满不同垃圾的集装箱短驳转运至码头装船转运到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有序的处理系统确保了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在集装箱运输船上,我遇到了正在工作的上海环境物流有限公司总船长,物流三分公司虎林路集运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经理刘必胜,这位30多年前从江苏农村来到上海,顶替他的父亲参加环卫水运工作,把青春奉献给了上海的环卫水运事业的老兵,已经从一名普通的船舶驾驶员成为了上海市劳模、上海工匠。

    他告诉我,疫情期间,很多市民 “闷”在家里,都感到寂寞不习惯,但对于我们这些船员来说,却已是一种生活常态,我们每艘垃圾运输船按12人分两班配置,从虎林码头到老港生活垃圾处置中心来回一次3-5天,全体船员吃住在船上,不能上岸,轮船就是他们临时的家。疫情期间,人手紧张,加班、加点是常事,有一位船员,在上海的亲姐姐去世,他都未能下船奔丧。

     

    上午 8:30

    我来到黄浦区欣望环卫公司,此时有两位环卫工人正在穿防护衣,准备到弘辉名苑上门收集居家隔离的“消毒垃圾”。

    据上海黄浦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弢介绍,弘辉名苑最近有3户从国外回国的隔离人员,需要我们上门收集垃圾。为了确保环卫职工的绝对安全,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实处,公司在有限的防护物资中,把最好的物品用在了上门收集“消毒垃圾”和公厕保洁的环卫工人身上。同时也要求上门收集“消毒垃圾”的环卫工人严格遵守“不入户、不接触、不交流”工作原则,按照“一拿取、二消毒、三装袋、四收运、再消毒”的操作流程进行处置。